失意企业家为什么不选择破产?
" 有市场就有淘汰,有创业就有失败。如果制度只鼓励‘勇敢出发’,却不提供体面的‘安全着陆’,企业家的个人命运就容易被裹挟进经济周期的残酷波动中。"

" 不要跳楼!不要跳楼!不要跳楼!"
创业黑马创始人牛文文的疾声呼吁背后,是近期接二连三的企业家坠楼事件。
当一个个曾经鲜活的面孔化作讣告上的黑白照片,我们不得不追问:企业陷入困境,就真的走投无路了吗?
这也是无数人的疑问。在吴老师《汪林朋们的悲剧不能再发生》的文章下面,许多读者留言发问:为什么不申请破产?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?
事实上,法律为此预留了退路——自 2007 年起施行的《企业破产法》,就是为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提供一个有序、公平的退出通道。根据法律规定,当企业资不抵债时,可以依法申请破产清算或重整。

所谓破产清算,可以简单理解为将企业剩下的资产变现后,按比例还给债权人;而破产重整,则是指通过债务重组、经营重组等方式,帮助陷入困境的企业恢复持续经营能力,以期 " 涅槃重生 "。
上海澜亭(杭州)律师事务所主任鲍乐东所言:破产制度,正是公司治理和市场经济的最后一道防线,它既是市场的 " 清道夫 ",也是企业重生的 " 救生圈 "。
然而,现实中这条本应 " 兜底 " 的道路却鲜有人走。数据显示,截至 2024 年,全国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数量达到 1.89 亿户,但全年仅产生约 10 万件破产相关案件。
悲痛之外,这是亟需探究的问题。
长期以来,我们的文化习惯歌颂成功、回避挫折,许多企业家把企业破产视作个人耻辱,甚至等同于 " 人生失败 "。与此同时,普通公众、债权人甚至亲友,也常用 " 还不上钱就是不负责任 " 的眼光看待破产者。
北京万典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刘磊还指出,"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""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" 等法律条款,让陷入困境的企业家稍有不慎就面临牢狱之灾。
在文化偏见、缺乏了解和法律风险的多重夹击下,许多企业家在考虑破产时背负了巨大的心理负担,宁愿硬撑,也不愿走这条理性且合法的路径。
然而,问题远不止于此。
事实上,当企业家突破心理障碍、鼓起勇气申请破产时,真正的困难才开始显露——
◎ 首先,一家企业,尤其是大型企业,启动破产程序就很困难。
企业破产会牵涉员工安置、拖欠工资支付、上下游产业链稳定等问题。出于维稳考虑,地方政府通常不希望企业直接进入破产程序,而是倾向于协调各方,让企业 " 先撑一撑 ",看看能否慢慢消化问题。
正如上海央法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常东岳所言:我国法院在审理破产案件过程中以程序管理为主,强调社会稳定优先,要考虑职工安置、社会影响等多重因素。
并且,破产程序的推进也常常需要政府协调,破产重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,这就导致很多企业应该破产却进入不了破产程序。

经营困难导致闭店的企业
◎ 其次,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,各方利益难以协调一致。
例如,鲍乐东指出,不同债权人(银行、供应商、员工)的利益诉求不一样,很难达成一致,导致重整方案难以通过。尤其是一些金融机构作为优先债权人,在这方面的积极性和配合度不高。
再比如,当一些潜在的投资人想要介入时,部分大股东不愿意牺牲自己的股权,成为企业重整的巨大阻力,最终可能导致企业彻底清算。
这些诉求本身并无对错,但集中到同一个程序里,很容易发生冲突。在实践中,协调各方利益往往需要反复谈判和多轮博弈,这也是我国破产程序效率低下(平均审理周期两年左右)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◎ 第三,我国目前的跨国企业破产程序,存在许多不清晰的地方,跨境案件屡屡发生管辖争议。
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指出,我国《企业破产法》无跨境专章,新《公司法》也未涉及此领域,实践中依赖双边协议,如 " 一带一路 " 倡议,但制度空白增加了国际债权人追索难度。
除此之外,法律衔接不畅,比如新版《公司法》强化了股东的出资责任和清算义务,但它和《破产法》之间没有打通,导致企业一旦出问题,不知道该先按哪套规则来走。
另外,我国缺乏独立破产法院、破产服务机构,加之机制缺失(如统一信息披露标准)和司法资源不足(如预重整异化为变相重整程序),都加剧了企业拯救成本,阻碍了破产制度市场化改革。
以上这些制度短板,让企业在申请破产、实现安全退市时举步维艰。
然而,企业难破产,企业家更难破产。
个人破产制度,是指当债务人资不抵债或者丧失还债能力时,司法机构对其财产进行清算或重整,一定条件下,可以豁免其债务。
在许多成熟的市场经济体中,企业和个人的破产是分开的:即便企业破产了,个人也丧失了还债能力,但只要启动个人破产程序,企业家的个人生活通常也会得到基本保障,比如保留生活必需财产等。这不仅让企业家有机会东山再起,也避免了因企业失败而导致的个人崩溃。
而在我国,目前还没有统一的个人破产制度。地方上,仅有深圳借助经济特区立法权,推行了《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》,以及近日,厦门就《厦门经济特区个人破产保护条例(草案)》公开征求意见。其他地区在法律上仍是空白。

与此同时,许多中小企业家在贷款时被要求 " 个人连带保证 ",这意味着,一旦企业破产,企业家往往需要用个人财产无限兜底,自己的正常生活都无法保障,甚至沦为失信人,不能再担任企业的董事、监事,不能再参与政府采购、招标,甚至不能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。
据媒体调查,超过 1/3 的失信被执行人都可能曾经是创业者,超过 90% 的失信企业是民营企业。这些数字背后,是大量创业失败的企业家被迫 " 连人带企 " 一起沉没。
虽然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,但我们至少可以开始寻找答案——如果要改变现状,有哪些路径值得探索,又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?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一部法律的完善,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更成熟的经验。
鲍乐东指出,不同国家的破产制度各有侧重:美国的破产法注重 " 拯救 " 企业,重整程序非常灵活,鼓励企业在破产程序中继续运营;而日本则更注重 " 公平 ",程序严谨,确保债权人能得到最大化清偿。
相比之下,中国早期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,更倾向于 " 清算 ",近年来,则越来越重视 " 重整 ",希望能盘活企业资源,实现价值最大化。
而这,也是多位律师的共识——我国的破产法亟需进一步完善 " 重整 " 机制。
对此,鲍乐东建议,可以在法律上明确 " 预重整 " 地位的效力,也就是说,让企业在进入正式破产程序之前,就主动和债权人坐下来谈,提前协商方案。这样能显著提高重整的成功率和效率。
常东岳则认为,我国企业破产重整的阻力本质是市场化机制与行政干预的冲突。未来,法律上要明确政府该管什么、不该管什么;社会保障上,可以把职工安置等社会问题纳入常态化社会保障,而不是都压在破产程序里;市场方面,则要健全信用修复机制,鼓励专业机构参与重整,让有价值的企业真正 " 活过来 "。
此外,还可以借鉴国外一些 " 轻量化 " 做法,比如像日本的 " 民事再生 " 那样,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的重整路径;或者引入当日裁定等速裁机制,让那些几乎没有资产可清算的案件尽快了结。

图源:上海高院微信公众号
董毅智则提出,目前企业要 " 私下协商 " 解决债务,所有债权人都必须同意,只要有人不同意整个计划就可能被卡死。因此,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,用 " 多数表决 " 来通过方案,避免被少数人卡住。
当然,破产法的完善,只是企业和企业家群体吃下定心丸的第一步,破产程序的进步,也依赖于制度和舆论环境的整体配合——
让企业家愿意也敢于申请破产,是所有破产程序的第一步。营造一种更理性的社会氛围,是文明发展、商业进步的必经之路。
我们都知道,有市场就有淘汰,有创业就有失败。如果制度只鼓励 " 勇敢出发 ",却不提供体面的 " 安全着陆 ",企业家的个人命运就容易被裹挟进经济周期的残酷波动中。
正如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所言,由于人口老龄化、经济增速下行、行业内卷等因素,创业精神弱化是我们正在面临的挑战。如何为创业者,尤其是遭遇困境甚至失败的创业者托底,值得全社会认真思考。
除了社会舆论,鲍乐东还着重提了四点:
第一,完善社会保障体系。破产程序中最受影响的就是企业的员工,如果有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,能够为失业职工提供及时的救助和再就业支持,就能大大缓解破产带来的社会矛盾。
第二,构建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。破产制度要顺利运行,需要所有参与者都遵守诚实信用原则。如果企业恶意转移资产,或与债权人恶意串通,破产制度就形同虚设。
第三,提升司法公信力。破产制度的实施最终依靠法院的公正裁决,只有法院的公信力提升了,大家才会相信破产程序是公平的,而不是某些人牟利的工具。
第四,加强破产法的普法教育。很多人对破产法存在误解,我们要让更多人了解,破产不是 " 洪水猛兽 ",而是一种市场出清机制,也是对债权人乃至整个社会资源的最大化保护。

申请破产的企业
制度完善任重道远,企业和企业家的自救亦不能停,对遭遇困境的朋友,我们有三个建议,分别来自两位律师,一起来看看吧。

董毅智
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
我有三点建议给企业家:
第一,企业家要守护家业,筑起 " 防火墙 ",严防经营风险向家庭蔓延。
法律层面,应坚持以企业名义借贷,杜绝个人担保,借助《夫妻财产协议》明确债务归属并向债权人明示。
工具层面,可配置子女为受益人的人寿保单,其现金价值能抵御债务追索,或设立家族信托,隔离核心房产与股权。同时,务必杜绝个人账户与公司资金混同,避免触犯挪用资金罪,注册资本未实缴前需补足出资瑕疵,防范连带责任。
第二,危机时刻,企业家的社会担当是化解舆论风险、赢得再生机遇的关键。快速响应员工欠薪问题,防止群体事件。
第三,面对周期迭代,企业家要培养 " 向死而生 " 的思维,将低谷视作战略重启的契机。
接纳当前处于康波周期第三阶段的现实,主动瘦身聚焦主业,砍掉负现金流业务,在绝望中保持对曙光的敏锐,经济复苏时迅速出海抢单。
对此,我认为吴晓波老师的方法论极具启示:" 乐观是天性,悲观是能力——唯有承认冬天必至,方能锻造向死而生的勇气。"

鲍乐东
上海澜亭(杭州)律师事务所主任
浙商研究院浙商传承研究中心副主任
我对企业家也有三点建议:
第一,家企隔离。我经常跟企业家说,要把企业和家庭分开。企业经营不善不一定会导致企业家个人破产,但家企不分却会导致无数家庭被连带破产。这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。
第二,提前预警,寻求专业帮助。当企业陷入困境时,越早面对问题,越有可能重整成功。破产重整不是失败者的标志,而是勇敢的选择。
因此,放下所谓的 " 面子 ",拿起破产法这个 " 工具 "。需要注意的是,破产程序高度专业化,一定要尽早寻求律师、会计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。
第三,主动沟通,争取支持。在企业遇到困难时,不要躲避,要主动跟债权人、员工和政府沟通,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。这比什么都重要。
最后,作为一名专注于股权全生命周期的公司法专业律师,我深知从公司设立、融资、运营到最后的退出、清算或重整,每一步都充满挑战。
我相信,通过我们法律人的共同努力,能够让更多企业家认识到破产制度的价值,将其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商业工具来运用,从而助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。
1.《从两位老板坠亡看破产困境:我们欠民企一个 " 体面场 " 的机会》,非知名的刘磊,2025.7.23
2.《继深圳后,厦门将用经济特区立法权建立个人破产制度》,财新,2025.4.1
- • NBA最新消息排行榜:盘点今日热点,揭秘赛场风云
- • 酒井真由:日本影视界的璀璨明星
- • The Power of Famous Sayings: Insights from English Celebrities
- • 你图他收益,他图你本金!警惕非法金融活动陷阱
- • 保千里股票最新消息:市场波动下的稳健发展
- • 《深度解析:Wow搏击俱乐部攻略,助你成为竞技场霸主!》
- • 探索7k电影:高清观影体验的新境界
- • “村超主场”榕江,洪峰又来
- • 新华社:下一个四年,国足会变好吗?
- • 《木鱼石的传说:一首歌中的千年传说与原唱之谜》
- • 美国3月份商品贸易逆差创纪录 预示第一季度GDP数据疲软
- • 医生李某某饮酒上班?重庆长寿区人民医院:正在调查,将严肃处理
- • 台湾关闭最后的核电,岛内担忧“非核家园”缺电、涨电价困局难解
- • 油价创三年来最大周跌幅 地缘风险溢价消退
- • 美国将自8月1日起对所有日本和韩国产品征收25%关税
- • 由我国牵头制定,适老化数字经济国际标准发布
- • 混凝土结构植筋规范:确保建筑安全与质量的关键措施
- • 长治市安全教育登录平台:构建安全防线,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
- • 考虑到通胀可能上升,美联储或在四季度首次降息|宏观晚6点
- • 兰州银行网上银行登录:便捷金融服务,轻松管理您的账户
- • 网络语“yyds”究竟是什么意思?揭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
- • 库迪咖啡宣布与卢旺达建立战略合作 打造中卢国际咖啡产业示范园
- • 广东:6个洪水红色预警正生效,3个山洪灾害红色预警已发布
- • 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延长上映至6月30日
- • 从“剥离政府融资功能”到“出清”,融资平台清理工作进入冲刺期
- • 横纹肌溶解症临床表现解析:症状、诊断与预防
- • 吴贤庆私生活录像带事件:隐私泄露的警示与反思
- • 孙杨药检事件:真相与争议的交织
- • 暑期档突破20亿,已有超百部影片定档
- • 360安全浏览器旧版:经典回忆,依旧魅力不减
- • 上半年中国GDP料增长5.3%,下半年经济运行有五大看点
- • 毛坦厂学生排队上课:传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
- • 空调外机尺寸规格全解析:选购与安装指南
- • 扬州八怪:擅画兰竹的绘画大师们及其代表作品
- • 沐邦高科(003004)发布业绩预亏更正及会计差错更正,股价连续4日一字跌停!
- • 期末考试时间:学生们的“压力山大”时刻
- • 任仲平2021年最新文章:探讨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战略与挑战
- • 华发系人事“大换血”:格力地产董事长离任,华发股份高管换防
- • 短暂性动词:语言中的瞬间艺术
- • 3W咖啡:融合创意与生活的都市新宠
- • 广东发现新冠突变株:科学防控,共筑健康防线
- • 特朗普称考虑剥夺演员奥唐纳的公民身份 二人积怨已久
- • 微信聊天记录丢失?教你三招轻松恢复!
- • 越南下龙湾一载有53人的游船倾覆,已致3人遇难
- • 美白补水护肤品哪个牌子好?揭秘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品牌!
- • 澳大利亚总理:放宽对美国牛肉的进口限制并非受特朗普敦促所致
- • 淘宝618销售额再创新高,电商狂欢节背后的经济力量
- • 来论丨投洽会向广交会学什么?
- • 上半年江苏收获12个IPO,苏州领跑全省,还有近80家苏企正在排队
- • 浙江少儿频道官网:陪伴孩子快乐成长的数字乐园
- • 裸泳海滩:探寻自然与自由的完美结合
- • 揭秘VV116:一款引领未来智能生活的创新科技产品
- • 本周新闻大事盘点:聚焦热点,洞察社会脉动
- • 巴基斯坦外长:印巴停火
- • 《课件模板下载:轻松打造个性化教学资源,提升教学效果!》
- • 特朗普加密晚宴参加者吐槽:吃得糟透了,安保松懈,没机会和特朗普搭话
- • 尺有所长,寸有所短:人生哲理的深刻启示
- • 1204亚洲合集:探索多元文化,共筑和谐家园
- • 2025上海环球美食节开市,汇聚20多个国家及地区美食
- • 爆米花AV:揭秘网络中的“甜蜜陷阱”
- • 揭秘免费一级大录像大全:网络资源与版权法规的冲突与思考
- • 《丁咚最新博文:探寻时代脉搏,解码社会现象》
- • 投资者预计,随着欧美达成贸易协议,股市将迎来上涨
- • 长城炮系列参数解析:硬派越野新标杆
- • 臧克家《有的人》的写作背景与时代意义
- • 加州骚乱刚刚平息,特朗普又准备部署军队“维稳”洛杉矶奥运
- • 高峰枫丨当莎士比亚撕裂美国
- • 以防长称曾计划“清除”伊朗最高领袖,但未找到合适机会
- • Word分页预览功能的位置及使用方法详解
- • 石鳞鱼油配方:揭秘天然保健的海洋珍品
- • 新华社评论员:党的自我革命这根弦必须绷得更紧
- • 特朗普6月将出席在加拿大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
- • 伊芙利特之祭:神秘古文明的祭祀仪式揭秘
- • 仅退款引发商家极端要求,退钱需先把商品剪烂或砸坏
- • 欧洲股市月度涨幅收窄 汽车和矿业板块承压
- • 联合国妇女署:超过2.8万名妇女和女童在加沙战火中丧生
- • 土耳其央行在非例行会议上将隔夜拆借利率提高至46%
- • 《特工狂花:揭秘神秘游戏中的独特皮肤魅力》
- • 邦达亚洲:美国非农就业报告表现强劲 黄金回落收跌
- • 湖南桑植农村商业银行被罚38.6万元:在用现金机具鉴别能力不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等
- • 昌平线南延: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,提升居民出行便利
- • 再迎消息催化!跨境支付概念反复走强,信雅达两连板,金融科技ETF(159851)上扬1.78%冲击三连阳
- • “排污许可信息公开系统:构建透明环保新格局”
- • 消息人士称泽连斯基已启程前往土耳其
本文 快租网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m.kuaizu.me/post/2497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