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评|武大图书馆事件,“两败俱伤”不能再继续了

11 阅读:11 2025-07-30 21:56:03 评论:0

据封面新闻等媒体报道,7月25日,备受关注的“武汉大学图书馆性骚扰事件”一审宣判。

法院审理认为,肖某某当时的行为无法被认定为“自慰”,无法认定男生有性暗示或性挑逗行为,不能认定其针对特定对象实施了性骚扰,驳回杨某的全部指控。判决一出,立即在网络引发热议,不少人称之为“反转”。

从2023年10月11日,武汉大学女生杨某发文称,在图书馆自习时被肖某某性骚扰;到两天后武大发布通报给予肖某某记过处分;再到数月后肖某某母亲晒出就诊记录,声称“孩子是湿疹复发,隔着衣服抓痒”……此事一波三折,每一“折”都强烈刺激着舆论场,也让当事人遭受剧烈的“回音”震荡。

如今法院一审宣判驳回杨某的全部指控,无疑又是一个重要节点,也可以让公众重新审视各方当初的反应和处理。

目前,舆论场上仍有几个关键疑问待解。比如,肖某某究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、出于何种心理写下的道歉信?校方又是依据怎样的事实和校规做出的处分?法院一审做出的认定,是否意味着学校此前做出处分的事实根基已经动摇?

随着法院一审宣判,此事暴露出的诸多矛盾之处不能就这么悬置。鉴于该事件已经发酵一年多时间,涉事双方也都遭到不小的网络暴力和舆论压力,该有一份权威、详细的调查通报了。也唯有详尽的事实、前因后果的具体呈现,才能止息舆论场上的各说各话和情绪对立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据封面新闻报道,肖母称,“武汉大学相关负责人多次明确表示,可以排除性骚扰,如果认定性骚扰,会在通报中明确写出来。记过处分,是为当时的舆情降温,是应急处理措施。”如果该说法属实,学校当初的做法无疑欠妥;现在法院已经作出“不能认定”的裁决,就理应撤销对肖某的处分。

这件事也提醒,任何涉及名誉和法律责任的指控,都是严肃的。相关单位在处理时,既不能完全跟着指控一方的节奏走,也不能跟着舆论的风向走,唯有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评判是非,才能立得正、行得稳。

在必要时,尤其是涉及到比较严重的法律指控,校方其实不必急着自行处理。可以类比的是,性骚扰、猥亵等行为及其疑似行为,也时常在公交、地铁等公共场合发生。一般情况下,公交、地铁管理部门不会单独介入,而是配合警方先把事实调查清楚。毕竟前者没有执法权,有时面对复杂情形也缺乏调查能力。

眼下,不少人呼吁武大应该直面法院的判决和舆论场上的质疑,给予公开回应。这既是实事求是,也是对两名当事学生负责任的作法。

回看此事,一开始杨某占据舆论“上风向”时,肖某某被“开盒”,照片被制作成花圈、遗像,全家遭遇谣言和网暴,肖某某被确诊患创伤后应激障碍。如今杨某处于舆论“下风向”,也遭遇嘲讽和辱骂。正如肖母所说,“在这场舆论风波中我们两败俱伤”。

只是这“两败俱伤”,真的没必要再继续了。作为事发地同时也是仲裁者之一的学校,不必也不应该再保持沉默。很多被撕裂的伤口,都等待一个公平公正的结果来愈合。

推荐文章

本文 快租网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m.kuaizu.me/post/23119.html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扫一扫关注我们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