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半年A股市场震荡上行 “巴菲特指标”显示中国资本市场成长空间仍大

11 阅读:12 2025-07-02 07:16:04 评论:0

  上半年A股市场震荡上行 “巴菲特指标”显示中国资本市场成长空间仍大

  本报记者 田 鹏

  2025年上半年,国内经济在产业升级、消费复苏与创新驱动等层面展现出的强劲韧性,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坚实支撑,各板块结构性机会在宏观经济动能转换中持续释放,显示出中国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深度绑定的发展特质。

  总的来看,上半年A股市场震荡上行,根据沪深北交易所数据统计,截至6月30日收盘,542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90.66万亿元。

  展望下半年,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,科技革命与改善民生等政策方向预期升温,将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。消费领域在“以旧换新”等政策推动下潜力持续释放,制造业投资受技术改造驱动保持稳健,基建投资随专项债资金落地对经济支撑加强。外贸方面,中国凭借出口多元化与产业升级竞争力,有望抵御外部冲击。综合来看,在政策与经济结构优化支撑下,下半年A股市场各板块将在经济动能转换中继续挖掘结构性机遇,与宏观经济形成良性互动。

  宏观经济展现活力与韧性

  支持资本市场生态持续优化

  随着上半年收官,A股“成绩单”也浮出水面。据Wind资讯数据,上半年A股主要指数全线上涨。从个股涨跌幅来看(剔除2025年上市的股票),共有1762只个股区间涨幅在20%及以上,其中581只区间涨幅在50%及以上。

  汇百川基金公募投资部联席总经理刘歆钰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这些板块的强势并非偶然,一方面得益于宏观政策对经济的托底支撑:财政政策发力基建投资,货币政策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直接或间接提振相关行业预期;另一方面,在经济增速换挡、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与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,新兴产业崛起与传统产业升级释放出强劲增长动能。例如,AI技术推动传媒行业内容生产效率革命,创新药研发加速带动生物医药产业链扩容,新消费领域的个性化需求催生细分市场蓝海,这些经济结构内部的深刻变化,持续拉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增长,形成对投资者的长期吸引力,最终在股价表现上得以充分体现。

  随着A股市场上半年震荡上行态势的逐步确立,市场活力被充分激发,交投活跃度持续升温。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A股市场总成交额达162.64万亿元,日均成交1.35万亿元,这一数据较2024年同期有明显增长。

  而这波交投热潮的背后,并非市场情绪的短暂躁动,而是经济基本面与政策支持双重力量持续共振的结果。

 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,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今年前5个月,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0%,31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,28个行业保持增长,彰显实体经济根基稳固。消费市场同样活力满满,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326亿元,同比增长6.4%;外贸领域,5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.7%,其中出口增长6.3%,保持平稳较快增长。此外,在创新驱动下,5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.0%,高技术制造业增长8.6%。这些数据全方位展现出中国经济在产业发展、消费活力、外贸韧性与创新升级等层面的强劲动力,为A股市场筑牢了坚实根基,给予投资者充足信心。

  从政策层面来看,国家围绕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力,打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、资本市场深化改革、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“组合拳”。通过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、完善退市制度、强化投资者保护等一系列举措,持续优化市场生态;同时,以专项债扩容、定向降准等手段精准滴灌重点领域,稳定经济增长预期。这些政策既为市场注入了充足流动性,又通过制度建设提升了市场透明度与规范性,让投资者安心。

 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当前市场正处于三重拐点叠加的关键时期:一是经济层面已度过最困难阶段,随着宏观政策效果逐步显现,经济回暖态势明确;二是市场层面,指数从去年2600点低点回升超20%,修复趋势确立;三是资金层面,场外资金入场意愿显著增强,居民储蓄向股市转移的趋势加速。这三重拐点的共振,为A股市场下半年的行情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  “巴菲特指标”差距

  显示A股发展空间仍旧广阔

  2025年上半年,指数震荡攀升期间,A股结构性牛市行情下超三成个股涨幅超20%,彰显出资本市场的活力与韧性。展望下半年,A股市场正站在新一轮扩容与价值重估的关键节点,多重利好因素叠加共振,或将为市场打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
  在市场规模方面,科技叙事逻辑愈发清晰的当下,更多优质企业将登陆资本市场。以2025年新上市企业为例,52家上市公司中,有50家为战略性新兴企业,占比高达96.15%,覆盖人工智能、半导体、新能源等前沿领域。这些企业不仅具备高成长性,更代表着产业升级的未来方向,其上市后将进一步丰富A股市场的科技板块矩阵,吸引更多资金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。

  从资金流向来看,内外资均呈现积极态势。以“巴菲特指标”(资本市场总市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)为例,作为衡量资本市场估值水平参考,2024年底,A股巴菲特指标仅为63.59%,对比同期美股市场230%水平,这不仅反映出A股在经济证券化率层面的差距,更凸显出市场在估值修复与规模扩容上的潜在空间。

  从国内资金来看,受益于《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等政策举措落地,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步入“快车道”,吸引险资、社保等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。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股票型ETF净申购2064亿元,其中科创与AI主题占比达60%。增量资金的持续入场,将为A股市场提供充足的“弹药”,支撑市场向上发展。

  最为重要的是,经济转型与政策支持的持续发力,也为A股市场带来众多投资机遇。科技领域,AI应用等细分赛道,随着技术不断成熟,应用场景拓展,相关企业将迎来业绩爆发期;新能源领域,储能技术的突破、新能源汽车出海加速,有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股价上涨;消费升级领域,创新药、美容护理等,受益于政策刺激消费以及行业自身发展,将持续释放增长潜力。

  在刘歆钰看来,2025年下半年A股将延续结构性行情,经济转型与政策支持孕育多元投资机遇:科技领域AI技术深化应用驱动业绩增长,新能源凭借技术突破与出海加速激活产业链,消费升级板块受政策与自身发展双重利好持续释放潜力。这些机遇背后,或体现为企业盈利能力提升,或展现为红利类公司盈利的稳健可持续,本质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与动能转换的趋势性映射,尽管短期面临国际形势等扰动,但中长期向好发展态势明确。

新浪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 上半年A股市场震荡上行 “巴菲特指标”显示中国资本市场成长空间仍大 第1张
推荐文章

本文 快租网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m.kuaizu.me/post/16431.html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扫一扫关注我们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