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德宽:信息化时代,汉字会消亡吗?
我经常被人问:“汉字是汉代的文字吗?”“汉字是汉民族用的文字吗?”准确地说,“汉字”是指记录汉语的文字或书写系统。其实在先秦不叫“汉字”,叫“文”“字”“书”“名”“书契”。“文”和“字”连在一起是从秦始皇时代开始的,当时推行“书同文字”,这个名称一直延续到近代。近代因为相对于外国文字,所以又称为“中国文字”。中国文字除了记录汉民族语言的文字外,其实还包含了少数民族文字,因此把记录汉语的文字称为“中国文字”也不太准确。“汉字”这个词中古就出现了,但作为文字学术语的“汉字”,其实是现代才开始流行的概念。
那么,汉字是如何起源的?什么时候开始有汉字的?先秦时代古人就想把这个问题弄清楚,但是一直没有说明白,只留下了一些猜想和传说。最有名的说法是“仓颉造字”,说的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受到鸟兽的足迹启发创造了文字,但这个传说没有办法证实。
中国现代考古学发展以后,考古学家在地下挖掘出许多早期与文字有关的刻画符号,这些资料为探讨汉字起源提供了线索。例如,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现的龟甲上有一些刻画符号,其中有个符号像人的眼睛,
它是不是汉字的前身呢?如果是的话,那可不得了,距今有七千五百年,但目前还难以证实这些符号就是汉字的前身。
距今五千多年的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(公元前5000—前3000年)里出土的彩陶上一共有59种不同的符号。20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写文章,根据这些刻画符号讨论汉字的起源,说汉字至少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。
在其他不少地方也发现了早期刻画符号,例如浙江良渚发现的良渚文化遗址(公元前3300—前2300年),以及山东半岛大汶口发现的大汶口文化遗址(公元前3100—前2600年),在出土的玉器或陶器上都发现有图形性的刻画符号。但都不能肯定这些早期的符号与文字有直接的关系。
与汉字有直接联系的,目前发现最早的是山西襄汾陶寺遗址(公元前2600—前2000年),这里发现的陶罐上出现了“文字”的“文”,这个字肯定是汉字的前身,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符号。这样一算,汉字历史就有四千多年,这个时代相当于史书记载的夏代。我们读司马迁的《史记》,三皇五帝夏商周,从夏代开始才有完整的世系记载,自大禹一代一代传下来,这恐怕不是偶然的,汉字完全有可能在夏代已经形成。
第一次:造字困境
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,汉字曾经历了三次重大困境和危机。
第一次是构形困境、造字困境。
从夏代到殷商甲骨文,其间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,所以我们看到甲骨文是成系统的、完善的文字体系。
就甲骨文来看,早期的汉字构形方式是以形表意,客观上有一个物象,把这个物象描写下来造一个符号,就是所谓的象形字。用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话讲是“画成其物,随体诘诎”,即把物象画下来,随着物象的形状形成弯弯曲曲的线条。
如果看到动物,就干脆画一个动物,例如“象”,一看鼻子这么长的动物就是大象的“象”。例如凤凰的“凤”,是一只鸟,头上有花冠,还有长长的尾巴。例如“车”字,一看就是一驾马车。
有些字不太好用象形表示,例如“上”“下”,但是古人很聪明,“上”“下”是相对应的概念,画一横作参照,在长横上面画一个短横就是“上”,长横下面画短横就是“下”,长横可以写得弯曲一点。这就是指事字。
“本、末、朱”也是指事字。“本”是根本,是树的树根,所以“木”下面加一横就是“本”,现在讲根本、本原,就是由树根的意思引申而来;“末”是末尾、树梢,树的上部,就在“木”上面画一横;“朱”,表示红色,树的心是红的,于是“木”中间画一横。
这真是很奇妙,“见形知义”。
有很多人说汉字太好了,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,但其实不是那么简单,有很多符号实在没有办法画出来。例如“思考”怎么画?画不出来。我们讲话的时候有很多虚词,古人讲话有“之乎者也”,这些虚词也画不出来。这就是汉字遇到的第一个困境,很多东西无形可象,造不出字来,这个文字系统就没法完善,如果找不到解决办法,这个符号系统就要走向灭绝。
古人很聪明,想到两个办法。第一个办法是假借,抽象的概念造不出字来,就用同音符号替代。据统计,甲骨文中有70%的字是假借字。除了假借,还有另一种造字方法,就是用一个符号表示这个字的意思,再借一个符号来表示这个字的读音,把意义和声音合在一起就是形声造字法。例如“鸡”字,拿一个“隹”字加上“奚”声就造出来“雞(鸡)”字。形声字一出现,汉字造新字就突破了原来的困境。
形声造字法用起来非常便利,于是在西周时期就迅速发展起来。根据研究,西周时代80%的新造字是用形声造字法造出来的。到春秋战国时代,语言文字快速发展,春秋时代的新增字中有96%用的是形声造字法,战国时代新造的字有99%用的是形声造字法。这样一来,汉字就突破了“无形可象”的困境,走上了方便造字的康庄大道,任何新字都可以用形声造字法创造,直到现在我们还在用这个方法造字。
第二次:书写困境
造字困境突破以后,并不是万事大吉,很快遇到了第二个困境,就是书写困境。
早期的文字,象形性很强,按照形象弯弯曲曲去写。到了春秋战国时期,社会发展非常快,文字使用面越来越广,连一般的工匠制造器物也在上面标识文字。工匠写字不可能像庙堂之人那样坐在那里描摹,于是追求简省,这种简省就改变了早期文字的一些形态。也就是说,按传统的写法,汉字又进入一个困境,即古体汉字书写效率低下,和现实用字要求快捷方便形成了矛盾。
怎么突破这个矛盾?有些人开始草率地书写,改变它原来的样子。战国时已经开始出现这个现象,例如一些兵器上的字,不专门考证没有办法辨认,写得很潦草,人们通过这个办法来突破书写效率低下的困境。这种突破改变了古文字的书写系统,带来了整个文字系统的古今转型。
秦简上的字改变了篆书曲线笔画,线条趋向平直,这就是早期的隶书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推行“书同文字”的文字政策,用的规范字体是小篆。但是一般的日常用字使用的是隶书,隶书就是篆书的简写,把篆书弯弯曲曲的线条变成平直的笔画,这就是所谓的“解散篆法”。
这种发展一直延续到汉代。马王堆帛书是汉代早期的材料,就是隶书。一直发展到汉武帝时期,隶书成熟了,例如北京大学收藏的汉简,就是成熟的隶书。隶书的成熟形成了新的字体,改变了古文字的形态和面貌。象形性很强的篆书形体到了隶书阶段,看不到字形和字义的关系了。例如甲骨文中手抓着大象鼻子是“为”,是一个动作,是用手牵着大象,金文还能看到大概的样子,但是小篆已经看不清楚了,到隶书以后,这个“为”字一点也看不出来和大象有关。
正因为隶书的变化,古文字变成了今文字,今文字指的是隶书,古文字指的是小篆以前的文字。
隶书写得很美化,“一波三折,蚕头燕尾,左右分背”,用笔“波挑”,写起来也很慢。到东汉的时候,进一步发生变化,书写更加直来直去,就产生了新隶体。从东汉开始,经过不断发展,到魏晋时期隶书发展成为楷书。隶、楷都是今文字,楷书只是隶书的楷正化,所以早期的楷书也叫隶书,我们现在分开了。这样就彻底完成了汉字的古今转变,这个转变最后使汉字形体从书写效率低下的困境中走出来,变得更加快捷。楷书是汉字形体发展的极致,汉字的笔画系统和方块字形态,至楷书最终确立。
但是前人觉得隶书的书写还不够快,于是汉代还出现了草书。草书就是隶书的草写,笔画和笔画连带在一起,写起来随心所欲,从汉代的章草,进一步发展到后来的今草。草书为什么要草?最早还是为了追求书写便捷,但是太快速、太便捷写成一个轮廓,辨认起来很困难,规律性不强,所以过犹不及,就没有作为一种正规字体推行开来。
比草书规范一点,比楷书又快一点的中间状态,是行书。行书“风流婉约”,写得很漂亮,最好的行书是王羲之的《兰亭集序》,号称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。行书也是适用的手写体。
汉字从古老的形态转化成抽象的符号,使得汉字突破了第二个困境。这个过程时间跨度很长,从战国开始酝酿、试验,经过了秦汉之际,然后经魏晋到隋唐楷书才完全成熟。
第三次:存亡危机
印刷术和科举制度对汉字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,汉字的地位越来越高,成为一个相当稳固的系统。
然而,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,甚至关系到汉字的存亡。
18世纪西方发生了工业革命,开始了现代化历程,实力大增,日本明治维新后也开始学习西方。随着鸦片战争、甲午战争的失败,国家民族陷入危亡关头,怎么办?有一部分人开始反思,要改革,要学习西方,提出“师夷制夷”。
1902年吴汝纶到日本考察,回来以后建议要像日本人那样重视教育,改革语言文字,统一国语,向西方学习使用拼音文字。为什么语言文字跟现代化有关呢?他们发现欧洲人用的是拼音文字,日本人学习欧洲,用五十音图,学习拼音文字很快,而汉字太难学,于是想从语言文字上进行改革。
这个过程中真正对汉字改革影响比较大的,是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。其中最有名的是钱玄同,他说“欲废孔学,不可不先废汉文”,说汉字“此种文字,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”。汉字本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,却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面临存亡危机。
当时汉字改革的讨论非常热烈,社会上的一些精英人物都支持拼音文字,废除汉字,像蔡元培、胡适、陈独秀、赵元任、黎锦熙、傅斯年、鲁迅这样的代表人物,都支持钱玄同的观点,要废除汉字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方案,例如赵元任等提出的《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》。
同时,共产党人瞿秋白、吴玉章、林伯渠、萧三在苏联制定了一个拉丁化的字母方案,并且还在海参崴开了一次代表大会。这个新方案于1933年前后传到国内,当时有680多位名流签名表示支持这个拉丁化新文字。拉丁化新文字在解放区、国统区都进行了推广,印了很多材料和读物,是当时影响最大的方案。
后来,因为抗日战争的原因,文字改革问题被搁置。民族救亡图存的过程,也是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时期,古老的汉字被推向生死存亡的悬崖边缘,实际反映的是古老的中华农耕文明的生存问题。
1949年新中国成立,继续推动文字改革,国家在建设初期就成立了文字改革委员会。1958年的政协报告《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》,提出了简化汉字、推广普通话、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大任务,这三个措施基本上是继承了近代以来的语文现代化之路。1956年公布《汉字简化方案》,在中国大陆推行简化字,《汉语拼音方案》很快也推行了,并且成为联合国拼写中国人名、地名的规范。
三千多年来,汉字就这样突破了重重危机发展到今天,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典文字,成为中华文明的智慧象征。
信息化时代,汉字会消亡吗?
最近还有人在说,汉字还要简,越简越好。也有人说,汉字必须搞拼音化,与西方的文字保持一致,因为汉字太落后、太古老了,写起来不方便。
今天,汉字从危机中走出来了吗?未来汉字会不会消亡?
其实,汉字是我们自己的文字,我们深厚的历史、文化和传统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废除汉字,把汉字废除了我们就不能走向历史,我们的文明就中断了。汉字融入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,融入我们的深层心理结构中,没有汉字,中国人的灵魂就没有地方摆放,因为汉字使我们变得丰富,使我们在世界上独树一帜。
通过简化汉字,我们的教育普及了;通过推广普通话,语言基本统一了;通过拼音,和西方接轨的问题解决了,外国人翻译中国的东西,不能全用英文翻译,例如人名、地名,用汉语拼音就解决了这个问题。如果没有简化字、普通话,我们的教育不会像现在这样普及,如今我们又进一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,这些了不起的成就,都是建立在语言文字现代化的基础上。可以说,语言文字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工程。其实无论是西方还是日本,进行现代化、工业化的过程中,都有一个语文现代化的过程,语文现代化的本质就是规范化、标准化。
三千多年来,汉字化解了三次大的困境和危机,确实是了不起。汉字从古到今成为唯一还在使用的古典文字,与时俱进,生生不息,就是由于因时而变,在自身的文化要素中寻找新的生存要素。
总结文字的发展,这个“变”就是适应社会需要,适应、应用是它的根本,造字危机的解决是为了发展应用,走出书写困境是为了应用,所以现代化转型也是这样,我想未来也会如此。
也许有人会说,21世纪了,信息化已经发展到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,我们现在不需要写字了,汉字还有什么用?但是我相信,汉字在信息化时代一定会有自己的发展之道,一定会沿着它的历史轨迹向前走,因为文字是文明、是历史、是文化、是审美,中华文明只要能够持续发展,汉字就一定会永远存在。随着我们国力的强大,随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,汉字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高,因为任何语言文字的强大都是与其民族文化的强大、发展相关的。

本文选自《了不起的汉字》(黄德宽 著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25年5月版)。
- • 解放阵线成熟:历史进程中的力量崛起
- • 泽连斯基:乌代表团已启程,谈判可能于今晚或明天举行
- • 美防长:向洛杉矶部署军队“合法且符合宪法”
- • 特朗普加密晚宴参加者吐槽:吃得糟透了,安保松懈,没机会和特朗普搭话
- • 商标权的内容:解析与保护
- • DeepSeek被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,杭州将支持算法模型企业发展
- • 界面晚报 | 国家发改委: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;特朗普执政百日支持率为80年来最低
- • 2021年天津大学分数线解析:录取趋势与备考建议
- • 专访|牛骏峰:张思德就是那个时代一个温暖热血的年轻人
- • 专项债券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
- • 《台湾旺报与中时电子报:新媒体时代下的翻报现象解析》
- • 《穿越火线合区:一场前所未有的游戏革命即将开启!》
- • 微软再裁300人 凸显持续的成本压力
- • 比亚迪、奇瑞、小米等跟进,作出“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”承诺的车企不断扩围
- • 王楚钦微博取关孙颖莎:体育圈的离别与情感纠葛
- • 动力霸主:引领未来能源变革的先锋力量
- • 《英语骂人大全:了解西方文化中的粗口与禁忌》
- • 意大利语中的“我爱你”:跨越国界的深情表达
- • 东坡食汤饼:宋代文人美食的流传与魅力
- • 鼓励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,三部门发布税收优惠政策
- • T-Mobile以44亿美元收购UScellular交易获美国司法部批准
- • 【专访】《侏罗纪世界》导演爱德华斯:《哥斯拉》更像飓风,而《侏罗纪》是连环杀手
- • 信达生物大涨近13% IBI363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PoC研究数据公布
- • 2022款五菱宏光新能源汽车价格解析:环保与经济的完美结合
- • 连涨5周!A股最大医疗ETF(512170)稳步上行!集采优化+超跌补涨,后市行情或仍可期
- • 应是绿肥红瘦的红瘦,探寻那含蓄凄美的花朵之谜
- • 奇瑞捷豹路虎在华生产一切正常,传闻不实
- • 翻译的棱镜:近代中国的世界文学萌芽
- • 港股突发!“深V”反弹
- • 午评|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互现 多晶硅涨超4%
- • 两股东高位减持!最新8股发布股东减持计划!下周28股面临解禁
- • 俄罗斯西部发生桥梁坍塌致火车脱轨,至少7人死亡
- • 投资拉动还是消费驱动?专家称收入分配是关键
- • 宝骏新能源汽车:引领绿色出行新风尚
- • 险资巨头、私募大佬、上市公司高管……年内23家新备案证券私募背后都有谁?
- • 世贸组织任命新任副总干事
- • 黄渤微博新浪互动频繁,展现明星与粉丝的温馨互动
- • 大风+大雨,上海明天最高气温将降至23℃左右
- • 外盘头条:特朗普称担忧中东局势并施压鲍威尔 AMD发布新一代AI芯片 减税法案真降赤字?还是加剧贫富差距
- • 以色列外交部要求所有驻外机构外交官暂停公共活动
- • 周杰伦济南演唱会抢票成功后遭强制退票?猫眼凌晨致歉
- • 探索数学之美:初中数学小课题研究题目探讨
- • 新凯来、云天励飞、方正微电子等半导体公司,原来都在深圳的这个区
- • 让数据多跑路!上海食品经营许可相关事项实现“免申即享”
- • 荣耀CFO:公司上市进入第二阶段,目前进展很顺利
- • 继续增持A股!北向资金二季度“增仓”超500亿元,电池、半导体等行业仍获青睐
- •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称共和党税收法案将使财政赤字增加2.4万亿美元
- • 护理查房记录内容:规范操作,保障患者安全
- • 美国政府威胁哈佛不符认证标准 将向该校发传票获取留学生数据
- • 大脚一键驱散设置攻略:轻松实现高效团队协作
- • 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——第一学期回顾与展望
- • 地方新闻精选 | 湖北明确加快出台延长婚假具体办法 曾蒙冤入狱11年的赵作海去世
- • 探索4399怪物世界:盘点几款类似游戏,带你领略奇幻冒险之旅
- • 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:已有580人在“美以”援助中心领取食物时死亡
- • 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:中国航空制造业的领军企业
- • 以军称已摧毁伊朗铀浓缩设施,伊方暂无回应
- • 秀琼:媳妇的温柔与坚韧,家庭的温暖力量
- • 女性裸体照:艺术与道德的边界探讨
- • 周杰伦长沙演唱会:一场音乐的狂欢盛宴
- • 短期内财政加力将对基建投资形成支撑|宏观晚6点
- • 期末考试时间:学生们的“生死线”
- • 大家人寿启动2025年“7.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”:践行爱与责任 守护美好生活
- • 国会通过“大而美”法案,为美国债台进一步高筑埋下隐患
- • 越来越多商场开出“黄金回收机”
- • 揭秘Angelababy的尿道大小:关注女性健康,尊重隐私界限
- • 哈塞特:美联储就关税通胀影响的判断“非常错误”
- • 首进草地赛四强,郑钦文世界排名第4创个人生涯新高
- • 直击WAIC | 商汤科技徐立:自动驾驶得学习加塞
- • 地方新闻精选 | 四川天全县山体垮塌致5人遇难2人轻伤 北京拟禁止在长城本体上野营等
- • 《新植物大战僵尸:创意无限,趣味横生的新时代游戏体验》
- • “治蜀兴川”:解读四川发展的宏伟蓝图
- • 探索300369:揭秘中国股市中的神秘代码
- • 李大霄:中国股市正当壮牛
- • “十八岁太奶奶”驾到,这次她如何赢回一切?
- • 交警手势大全及图解:了解交通指挥,保障行车安全
- • 极致婚姻:携手共度人生的完美旅程
- • 原材料涨价:产业链的挑战与应对策略
- • 枪管膛线拉刀:精密制造中的关键工具
- • 韩志国最新股市观点:理性看待市场波动,把握投资机遇
- • 美最高法允许政府撤销超50万移民临时合法身份,为驱逐近100万移民扫清道路
- • 下周A股解禁超450亿元,这7只股票流通盘将翻倍
- • 重庆市委副书记任学峰: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
- • 深入了解澳大利亚上海签证中心官网:一站式签证办理指南
- • 美联储褐皮书显示经济活动放缓 劳动力需求减弱
本文 快租网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m.kuaizu.me/post/11951.html